“2018中国协同管理高峰论坛暨致远互联第八届用户大会”会议现场,致远互联联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国内首份《协同行为大数据研究报告》,不仅为协同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研依据,更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员工管理及个体价值的迸发提供理论参考。
数字时代,企业面对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管理的中心也从信息、财务转移到了“人”的身上,未来决定企业盈利的因素不再是劳动力多少,而在于“人”的价值创造与在价值链上的贡献。那么,如何发挥“人”的价值?如何让企业中的个体在工作中激发创新与活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敏亚表示,“科学管理是企业竞争力所在。如今的中国企业管理形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有效地利用数据进行管理、决策已经成为市场竞争、打造高绩效组织的必要条件。”
基于“打造高绩效组织”痛点,致远互联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由此展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徐敏亚
哪些员工行为有助于提升绩效?
2017年,作为协同管理软件开创者和持续引领者的致远互联携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协同行为大数据正式展开项目合作。双方就“阅读公告数量与绩效关系”、“员工社会网络建立对绩效的影响”、“员工活跃度与绩效关系”、“新员工的成长与表现”等课题展开研究,通过挖掘员工行为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探索“工作方式” 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最终形成《协同行为大数据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阅读新闻较多并不能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增长,而阅读企业公告较多的员工,其业绩增长率远高于较少阅读企业公告的员工。究其原因,一方面,关注产品知识与公司制度有助于企业员工熟悉产品、工作流程与制度;另一方面,经常阅读公告的员工通常比较关注市场、企业政策的变化,对于了解新的客户、开拓新市场有着极大热忱,有利于其增加销售几率。
通过对员工工作行为进行分组画像,研究人员发现,企业行为活跃度高的员工绩效显著高于活跃度中等与活跃度低的员工。与此同时,更乐于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员工可以由此获取较大的信息优势,从而提升绩效。而对于新员工来说,适应性更好的员工会更加积极地融入企业,积极使用模板流程与自由协同的新员工更容易成长为优秀的销售人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敏亚表示,从个体价值的角度来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专注于兴趣与爱好、专注于自身热爱的工作与事业更易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资产,迎接更好的未来。而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研究为企业将员工与岗位进行匹配提供了理论参考。而且,通过改变影响条件,企业可以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绩效的提升以及价值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以“人”为中心的数据驱动与理念探索
《协同行为大数据研究报告》的发布不仅有助于企业为某一岗位找到更加匹配、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更为协同管理行业提供标准化参照。而这项研究的展开是以致远互联工作平台中记录的海量、可测量的员工行为数据以及销售人员业绩数据等为基础的。
致远互联推出的“智慧协同新一代企业管理平台”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协同角色、事件、流程、资源、状态、结果六大要素,将组织非结构化的信息层次化、规范化,以角色和事件为主题,以规则指导和规范工作行为,监控工作过程与状态,控制并达成工作结果。
新平台具有“智能化、平台化、定制化、移动化、数字化”五大特征,不仅实现了从工作协同到业务员协同、集成协同、产业链协同及社会化协同,将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资源协同连接起来,从而记录企业员工在不同时空下的每一次行为数据;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实时推动计划的执行与落地;并且通过数据中心生成的报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就意味着,企业在通过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全员的高绩效组织运营,并通过组织流程效率、员工行为效率等数据分析,实现可视化的企业管理,最终实现智能决策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失误。这与《协同行为大数据研究报告》的研究理念不谋而合,并为协同行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推动力。
在致远互联深耕于协同管理领域16年的时间里,凭借以“人”为中心的协同管理理念为近55000家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级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未来,致远互联还将以此为基础,重塑全连接,赋能大协同,助力更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